「新世代綠能材料及柔性元件開發」團隊成員:
許千樹(應化系/計畫總主持人/綠能材料小組主持人)、李遠鵬(應化系)、鄭彥如(應化系)、陳俊太(應化系)、謝有容(應化系)、張佳智(應化系)、陳方中(光電系)、刁維光(應化系)、太田信廣(應化系)、林明璋(應化系)、李積琛(應化系)、洪瑞華(電子系)、徐雍鎣(材料系)、林彥谷(同步輻射)、魏恆理(應化系)、朱超原(應化系)、孟心飛(物理所,110年加入)、劉學儒(應化系,110年加入),共18人。
「新世代綠能材料及柔性元件開發」總目標及短中長程效益目標:
- 總目標:發展穿戴式及物聯網產業所需要的可攜帶軟性行動電源相關技術,預計與紡織研究所共同合作應用在穿戴式元件,並技轉給國內的廠商,創造新興的運動休閒健康醫療產品產業。另外也將與國內半導體廠商合作,創造出新興的柔性電子產業。此外,也將在氫能轉換效率上有大幅提昇,以協助能源產業。
- 短期目標 (2018-2019年):小面積有機太陽能電池超過16 %,大面積(>100 cm2)效率超過8 %,無鉛鈣鈦礦電池超過10 %,提昇與優化有機高分子及鈣鈦礦材料效率,提高元件效率與穩定度。利用二維過渡金屬硫或硒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及非貴金屬催化劑,發展高效率分解水產氫觸媒。
- 中期目標 (2020-2021年):發展出大面積(>100 cm2)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9 %;在軟性基板上效率超過8 %。發展出大面積(30-100 cm2)高效能碳電極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在室內弱光下超過20 %;無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元件效能超過10 %。發展出高效率III-V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30 %(金屬軟性基板)。光催化分解水效率達5-10 %。高效率III-V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氫效率> 15 %。
- 長期目標 (2021-2022年):完成roll to roll 製程,進行大面積的柔性元件試量產。發展出全新之柔性太陽能電池與薄膜電晶體產業及感測器等柔性電子產業。配合物聯網產業,發展同時可用在室外與室內弱光環境中,可穿戴式或可攜帶式之產品,創造出新興的運動休閒健康醫療產品產業及柔性電子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