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入式智慧診測」團隊成員(14人)
姓名 | 職稱 | 單位 |
李耀坤 | 教授/小組主持人 | 應用化學系 |
吳東昆 | 教授/小組共同主持人 | 生物科技系 |
許鉦宗 | 教授 | 生醫工程研究所 |
陳俊太 | 教授 | 應用化學系 |
許馨云 | 教授 | 應用化學系 |
杉山輝樹 | 教授 | 應用化學系 |
詹揚翔 | 教授 | 應用化學系 |
黃冠華 | 教授 | 統計所 |
林宏洲 | 教授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
曾新穆 | 教授 | 資訊工程學系 |
吳俊穎 | 教授 | 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 |
李博仁 | 副教授 | 生醫工程研究所 |
傅彬貴 | 醫師 | 臺中榮民總醫院 |
鄒秉諴 | 醫師 |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 |
「非侵入式智慧診測」總目標及短中長程目標
總目標:結合自建的VOCs數據庫、AI分析、臨床醫學、異質多通道氣體感測和穿戴/貼片生化感測等技術專長,我們的計畫目標將由呼氣和汗液中分析代謝物並研究其與疾病初發期的連動關係,全力發展非侵入式智慧感測與疾病預測平台。為加速研究和推廣成果應用,我們積極串聯學術界、醫界和產業界,規劃籌組臺灣呼吸體學研究與應用聯盟(Taiwan Breathomics Research & Application Consortium, T-BRAC),T-BRAC將由本中心、北榮、中榮、台大醫院和其他醫療單位共同組成。這是一件具概念創新、技術創新、數據庫創新、產業創新的計畫,將可開創一套供學界、醫界、產業垂直整合的平台,以創新研發支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團隊鎖定以下3項主題,各主題之短中長程目標如下:
VOCs智慧診斷系統:短中期內籌組T-BRAC,廣佈疾病收樣網絡,發展疾病預測模式,於2023年完成T-BRAC的籌組;中長期目標將建立疾病的智慧診斷模式,期能應用於癌症、心臟血管、神經退化性、代謝症候群、消化道或呼吸道等相關疾病的預測上。預計於2025完成至少四種疾病的預測模型;於2027間完成共六種疾病的預測模型,並於醫療院所進行疾病之智慧診斷實測。
穿戴/貼片式生化感測:短中期目標將於2024年完成靜態汗液攫取元件與優化檢測之酵素活性之研究、2025年完成微流道與電化學分析的整合,並開發新型運動和非運動式汗液感測裝置。中長期將整合微流道、酵素晶片和無線傳輸,以達到非侵入式的即時監測。預計於2026年完成完成穿戴/貼片式生化感測平台的開發;於2027間完成穿戴式乳酸和汗醣貼片的優化,並於醫療院所進行臨床試驗。
生化與環境氣體感測:將於2024年完成懸吊式矽奈米帶元件平台的短中期目標,於2026年完成多通道氣體陣列感測器的中長期目標,同時用以檢測NH3、CO、H2與acetone和其他VOCs。亦將發展量測氣體與粒子之感測系統,連結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與粒子暴露之關係的研究,預計於2027年完成整合,並進入臨床試驗。